11月的陜西西安,寒風漸起,西安綜合保稅區卻是一片繁忙景象,一輛輛集裝箱卡車滿載中歐班列出口貨物從綜保區口岸作業區駛向一公里外的西安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等待裝車發運。這正是西安綜保區口岸作業區升級為班列“候車大廳”,全國首個在綜保區實現出口集結功能的鐵路口岸。
同樣,在西安國際港站,每天從這里出發和抵達的班列有10余列,聯通20多個國內城市和40多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一列列奔馳在新絲路上的“鋼鐵駝隊”,為陜西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能。
西安,作為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發揮著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樞紐作用。而西安海關在服務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及推動西部內陸地區開放發展過程中,充分發揮著其促進經濟發展的職能作用。
提升服務推動產業發展
西安海關所屬延安海關結合陜西省延安市外貿發展起步早,但企業普遍對進出口相關法律法規掌握不足、對海關監管政策了解不夠等問題,采取系列措施,提前介入講解政策,紓解企業難點。
“今年4月,16噸經延安海關查驗合格放行后的延安蘋果,漂洋過海抵達溫哥華口岸,在加拿大市場上‘一炮而紅’。”洛川青怡莊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經理李永星說,“公司之前對自主開展外貿業務完全沒經驗,經過海關多次指導,我們終于實現了自營出口零的突破。尤其是我們第一次使用木托包裝,得益于海關關員第一時間宣講相關政策和申報要求,避免了因為不懂政策而違反《國際植物保護公約》,產生檢疫風險和違法成本。”
據悉,今年1月至10月延安市蘋果出口1394萬元,同比增長22.9倍。
陜西省渭南市富平縣是世界聞名的柿子優生區,富平柿餅相繼出口到國際市場,是農民增收致富的甜蜜果、致富果。
“對于柿餅來說,快速通關就意味著商機。”西安海關所屬渭南海關查檢二科負責人臧俊說:“渭南海關深化智慧動植檢業務改革,開辟出口鮮活易腐農產品屬地查檢‘綠色通道’,實行七個‘第一時間’工作機制,著力加快出口驗放速度,幫助企業搶占出口先機。”
2024年富平柿子種植面積穩定在36萬畝,全產業鏈產值有望達85億元,帶動農戶3萬戶,覆蓋13萬人,3200名群眾通過柿子產業實現致富。
走進陜西富平大方天璽綠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一排排整齊的柿餅從晾曬架上垂掛下來格外亮眼,公司董事長王方勝說:“我們立足鄉村振興,在富平縣投資3.3億元建有萬畝鄉村振興示范小鎮,著力打造世界級柿子產業‘五最’園區,全力發展陜西富平大尖柿產業。”
運費扣減助企降本增效
日前,一列載有西伯利亞云杉板材的中歐班列(西安)抵達西安,經企業申報、西安車站海關核對要素后,對該批貨物68萬余元國內段鐵路運費不計入完稅價格,減輕企業稅負8.8萬余元。
“中歐班列回程運費扣減”是海關總署為促進外貿保穩提質,幫助企業紓困降本,在全國海關推廣的重要舉措。根據海關審價辦法規定,進口貨物價款中單獨列明的運抵我國境內輸入地點起卸后發生的運輸及相關費用、保險費不計入該貨物的完稅價格;對符合運費扣減的企業,可在申報運費時,扣除國內段運費,從而降低進口征稅基數,減少企業負擔。
雖然有相關優惠措施,但作為共建“一帶一路”重要物流通道,中歐班列通常按照“一單到底、一次結算、分段運輸、全程負責”方式組織物流,雖然從形式上簡化了定價規則,但未對境外和境內段運費進行拆分,造成企業理論上承擔了不必要的負擔,長期以來相關企業難以實現運費扣減,享受優惠。
西安車站海關針對不同企業場景解讀中歐班列回程運費估價措施,指導企業獲取境外段運輸里程數等開展了一系列工作,進口企業可自主申報境內段運費扣減,切實幫助企業享受優惠。
“金額看上去不算太大,但對廣大經營主體來說,卻是實實在在減少了硬成本支出,消費者也能買到更多質優價廉的商品。”西安車站海關綜合業務科科長侯海洋說。
隨著企業隊伍日益壯大,這項改革的影響越來越大,受益企業越來越多。今年前10個月,西安海關已受理全國410家企業申報的回程運費分段報關單1756票,累計為企業在完稅價格中扣減國內段運費862.5萬元。
國內段鐵路運費扣減措施的常態化,將繼續推動這項措施惠及更多企業,助企降本增效。
智慧通關打通信息壁壘
據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統計,今年1月至10月,中歐班列(西安)開行4354自然列,增長32.5%,開行量穩居全國第一。
為支持中歐班列(西安)高質量發展,西安海關以智慧海關建設為抓手,打造“西安港智慧通關系統”,在全國鐵路口岸率先實現海關、鐵路、場站數據聯通共享,不斷促進中歐班列通關高效化、監管智能化、貿易便利化。
“以前我們公司進出口貨物如需到鐵路中心站提貨,業務員要先到海關辦理簽字蓋章手續,再去中心站遞交手續,不慎打錯箱號又得重來一回。智慧通關系統上線后,可以實時刷新集裝箱驗收狀態,節省了很多時間和人力。”陜西華龍報關公司負責人王媛說。
西安鐵路集裝箱中心站負責人劉皓表示,智慧通關系統打通了鐵路與海關之間的信息壁壘,完成海關查驗的進出口貨物可以直接裝箱、發運,節省了大量時間,提高了場站作業效率。
“鐵路中心站堆場面積大、箱子多,以往在查驗前要到中心站查詢集裝箱的具體位置,目前在智慧通關系統中輸入箱號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箱位,切實解決了找箱難問題。”西安車站海關監管科副科長常鋮說。
據了解,西安港智慧通關系統以監管集成化為依托,解決了以往集裝箱分布在鐵路中心場站的各個區域,無法準確定位和查驗效率低的問題。該系統將監管場所電子網格化,精確定位每個集裝箱位置,并隨時查看集裝箱對應的貨物信息、狀態以及對應攝像頭的視頻信息,將企業接收放行和查驗通知的時間由幾小時降低為幾秒鐘,提升監管場地空間利用率和物流作業效率,集裝箱“7×24小時”無間斷驗放。通過系統自動計算判定方式取代人工每天處理各類單證240票左右,驗放集裝箱約400個,減少人工操作量95%以上,并隨時可以查詢歷史數據,有效降低監管風險,真正實現“一網感知全局,一鍵指揮到位,一屏展現成效”的海關監管可視化、精準化、智能化。
來源:法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