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用后付”選擇權應交給消費者

      2024-11-27 11:47:11 作者:李秋旸

      20241127094457375-58-cdecf.jpg

      近日,一些網購平臺推出的“先用后付”功能引發熱議。這些平臺將此項付款功能設置為默認優先項,但未在顯著位置說明具體情況。不少消費者反映,點擊付款后本以為是直接付,扣款時卻變成了“先用后付”,不用輸密碼、刷臉或指紋確認就直接下了單,后續想要關閉該功能卻很難找到操作入口,并且必須等待所有訂單完成或售后服務結束才能關閉。

      “先用后付”作為一種新興的支付方式,允許消費者在網上購物時可以先不付款,待收到商品后再進行支付,靈活性和便捷性更強,有利于促進交易。然而這種付款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風險,比如,消費者可能在不知情或無意識中增加額外的消費,從而產生過度消費的問題,甚至背上不必要的債務;如果消費者未能按時完成支付,可能會產生逾期費用,并影響個人信用記錄;等等。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規定,消費者有權自主決定購買或者不購買任何一種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項服務。為了保障消費者的自由選擇權,確保消費者能夠在一個公平和透明的市場環境中作出決策,監管部門應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對網購平臺進行實時監測,對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平臺開展定期摸查和處罰,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電商平臺應當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讓消費者自主選擇是否使用“先用后付”服務。平臺應通過服務協議詳細告知消費者的權利和義務,詳細說明其優勢以及逾期后果、相關風險等,以彈窗或紅色加粗等顯著方式充分提示付款期限等。此外,還要設置簡單便捷的取消方式,完善售后制度,確保消費者能夠輕松撤銷誤操作的訂單,真正將選擇權交還給消費者。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陳平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