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公司紛紛打出“普惠牌”

      2024-11-18 10:00:25 作者:張冰潔

      近年來,銀行理財公司持續增強理財產品的普惠性,自2018年以來,個人投資者的投資門檻不斷下調,理財市場不乏1分錢起購的理財產品。在降門檻的同時,不少理財公司先后下調產品費率,零費率理財產品也越發多見。

      “之前理財產品都要上萬元起購,現在1元甚至1分錢也能買理財產品了。”來自北京市的投資者吳女士稱。

      繼銀行理財公司密集下調產品費率后,近期,多家理財公司對旗下理財產品的起購和遞增金額進行了調整。

      11月11日,建信理財發布公告稱,為更好地提供理財服務,將于11月13日調整部分理財產品的起購和遞增金額。此外,中銀理財、平安理財、興銀理財等也在此前調整了旗下理財產品的投資門檻。

      近年來,銀行理財公司持續增強理財產品的普惠性,自2018年以來,個人投資者的投資門檻不斷下調,理財市場不乏1分錢起購的理財產品。在降門檻的同時,不少理財公司先后下調產品費率,零費率理財產品越發多見。

      理財產品低至1分錢起購

      根據建信理財公告,本次調整主要涉及建信理財8款固收類理財產品,起購金額均降至0.01元。其中,建信理財惠眾(日申月贖)固收類產品(中旬)第1期、第2期等7款產品由“1元人民幣起購,以1元人民幣的整數倍遞增”調整為“0.01元人民幣起購,以0.01元人民幣的整數倍遞增”。建信理財龍鑫固收類最低持有1年產品第2期由“1元人民幣起購,以0.01元人民幣的整數倍遞增”調整為“0.01元人民幣起購,以0.01元人民幣的整數倍遞增”。

      查詢中國理財網發現,上述8款理財產品于2024年成立,產品風險等級均為一級、二級中低風險,且產品的累計凈值均在1以上。

      除了建信理財之外,目前理財市場上已有不少1分錢起購的銀行理財產品,例如興銀理財添利8號凈值型理財產品、平安理財天天成長3號34期現金類理財產品H等。

      在業內人士看來,近期銀行理財公司密集調整申購金額,一方面,是出于自身理財產品持續優化、迭代的需求;另一方面,旨在為目標客群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務。

      “從銀行機構降低起投門檻的舉動來看,這部分理財風險相對較低,擁有廣泛的用戶基礎,此舉可以助力優化用戶體驗,推動銀行理財銷售規模獲得進一步增長。”素喜智研高級研究員蘇筱芮表示,同時,起購與遞增單位的微調,在余額自動投資、資金歸集等功能設定條件之下,能夠助力個人用戶以及企業用戶實現更加精細化的理財與記賬。

      除了銀行理財外,今年以來,不少公募基金也出現了1分錢的投資門檻,讓更多投資者“輕松入場”。例如,自8月15日起,工銀瑞信基金將旗下工銀瑞信黃金ETF聯接基金E類份額單筆最低申購金額及定投金額降至0.01元;招商基金自8月16日起將旗下招商鑫悅中短債債券型基金A/C份額最低申購金額從原來的最低1元調整至最低0.1元。

      投資門檻出現分化

      值得關注的是,在多家理財公司調降申購門檻的同時,也有部分理財產品的申購起點金額不降反升。

      今年8月1日,中銀理財對旗下3只理財產品的申購起點金額進行了上調,均由此前的1元調整為100元;平安理財自10月14日起將“天天成長3號35期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P份額”認購起點金額、申購起點金額由0.01元升至1元。

      “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該理財產品風險有所上升,需要提升投資人門檻以匹配當前風險要求;另一方面可能是產品風險較低但過往收益表現較為出色,額度緊俏故提升門檻。”蘇筱芮表示,銀行機構期望以此進一步提升理財運作效率,同時,增強與大客戶之間的黏性。

      但拉長時間來看,自2018年以來,理財產品的投資門檻呈逐步降低趨勢。2018年之前,銀行理財產品的起購金額為5萬元,追加金額多為1萬元的整數倍。隨著2018年《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落地,單只公募理財產品銷售起點由5萬元降至1萬元。2019年6月后,隨著理財公司相繼成立,起投金額為100元甚至1元的理財產品越發常見。

      談及后續理財產品起購金額設定的趨勢,業內人士認為,理財公司會根據產品風險的不同,設定差異化的門檻標準。投資風險較低的理財產品起購門檻會進一步下降,但風險水平相對較高的理財產品則會適度提升購買門檻。

      “未來理財產品申購金額及上限設定將因勢而動,將針對不同客群及理財需求形成差異化的規則方案。”蘇筱芮表示。

      理財公司掀起費率“打折潮”

      事實上,自今年以來,銀行理財普惠性不斷提升,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在降低投資門檻的同時,還紛紛啟動了費率“打折潮”,不少產品甚至降至零費率。

      11月13日,民生理財連續發布了多條關于旗下理財產品費率優惠公告,其中,有產品固定管理費率從0.30%降至0.03%,銷售費率從0.50%降至0.05%甚至0.01%。

      華夏理財也于11月7日公告稱,擬對“華夏理財悅頤兩年期理財產品23號”給予階段性費率優惠,自11月18日起將該產品固定管理費率下調至零,優惠時間直至今年年底。此前,華夏銀行已有多款理財產品實現了零費率。

      此外,今年10月以來,還有交銀理財、招銀理財、光大理財等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也對旗下部分理財產品實行階段性費率優惠,涉及管理費、銷售服務費、托管費等多種類型。

      普益標準數據顯示,截至11月3日,近6周的監測數據顯示,銀行理財降費主要集中在固定管理費,除了現金管理類和純固收類產品外均有不同幅度的降費優惠。其中,固定管理費率最新一周較6周前降低了0.37%。

      “費率下調是理財公司應對挑戰的措施之一。”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一方面,理財公司通過費率下降傳遞出對自身投資能力和市場發展的信心;另一方面,將理財公司與投資者利益捆綁得更為緊密,有助于增強雙方黏性。”

      “考慮到目前銀行理財產品費率水平整體偏低,后續進一步下調空間有限。”在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看來,理財公司還需根據監管政策和資管發展趨勢不斷完善產品線,以客戶為中心,基于銀行理財的客戶特點進行資產配置,重視內部管理,提高運營效率,達到降本增效的效果。

      來源:金融時報

      責任編輯:樊銳祥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