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立冬的北京,已有陣陣寒意。室外的低溫,沒有影響一場熱烈討論的展開。時隔4年,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水利合作工作座談會日前如期召開。
這場討論開始在關鍵之時,今年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于推進高水平開放部署的開局之年,是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八項行動實施的第一年。
這場討論匯聚起發展合力,來自政府部門、科研院所、企業等各領域的長期奮戰在“一帶一路”水利合作一線的代表,帶著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治水重要論述最新學習體會,深入交流、暢談心聲。
這場討論聚焦重要話題,即如何準確把握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水利合作高質量發展。
結合實踐和思考,與會代表們掀起了一次次思考求索的熱潮。
回顧過往,更好把握水利優勢
知所從來,方明所去。回首共建“一帶一路”走過的11年,在這條符合時代進步邏輯的人間正道上,中國水利不斷發掘獨特優勢,做大做強“一帶一路”上的水利品牌——
中歐水政策對話機制引領全球水治理合作,瀾湄水資源合作機制成為區域水資源合作典范,水利標準軟聯通取得重要突破……11年來,水利政策溝通引領務實合作,成效有目共睹;
中哈聯合建設界河水利工程惠澤兩國人民,中俄、瀾湄跨界河流防洪抗旱減災合作體現大國擔當……11年來,跨界河流合作促進設施聯通,贏得各國贊譽;
瀾湄甘泉行動計劃等“小而美”水利項目增強共建國家民眾獲得感,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站等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助力當地經濟發展……11年來,水利建設項目增進民生福祉,變化打動人心;
境內外培訓班為國外基層一線提供業務輔導,“云端”培訓架起中國與世界水利交流合作新橋梁,“工程醫院”技術服務云平臺共享中國水利水電技術……11年來,水利科技與人文交流促進民心相通,人民友誼代代相傳;
…………
與會代表分享的一個個故事,串聯起中國水利扎實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工作的軌跡。
11年真誠務實的水利合作,吸引了越來越多同路人。
2017年以來,水利工作納入歷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2023年,水利部5項重要成果納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務實成果清單,創歷史新高;涉水工作成功納入《深化互聯互通合作北京倡議》六大重點領域。
水利部國際合作與科技司副司長徐靜表示,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水利工作成果涵蓋文件簽署、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聯合實驗室建設、河流治理規劃、民生供水項目等多種類型。可以看出,在共建“一帶一路”成為當今世界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之時,共建“一帶一路”水利合作內容不斷豐富。
共建“一帶一路”水利合作領域的擴大和地位的提升,具有更樸素的原因。
縱觀世界,水循環每時每刻都在進行,水是人類命運與共的物質聯結。水危機加速到來的今天,攜手全球水治理已經成為國際社會普遍共識。
聚焦中國,習近平總書記從中華民族治水史和我國基本國情水情出發,準確把握我國面臨的新老水問題,科學研判我國治水新形勢,開創性提出“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引領書寫中華民族治水安邦、興水利民的新篇章,中國治水經驗得到眾多國家認可,中國治水理念正在成為國際主流治水理念。傳承千年治水智慧的中國,在找到了解決現代化進程中水問題“金鑰匙”的同時,也正在與共建國家的深入交流中,用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回答世界之問、時代之問。
洞察時勢,找準目標定位
11年來,“一帶一路”合作展現生機活力,關鍵在于符合時代發展的邏輯。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在此背景下,共建“一帶一路”水利合作之路如何越走越深?
步子要穩,堅持穩中求進——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次“一帶一路”建設座談會上指出,“要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以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為目標,扎扎實實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膽子要大,拓寬合作領域——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進一步提出,實施“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加強綠色發展、數字經濟、人工智能、能源、稅收、金融、減災等領域的多邊合作平臺建設。完善陸海天網一體化布局,構建“一帶一路”立體互聯互通網絡。統籌推進重大標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
聚焦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代表們分享真摯感受,讓共建“一帶一路”水利定位更加清晰。
——面向服務國家外交大局,水利支撐作用更加凸顯。“我們心系‘全球南方’、扎根‘全球南方’,小水電開發、灌溉供水等項目受到非洲國家熱烈歡迎,防洪減災和飲水安全合作有效增強瀾湄區域向心力,面向亞非拉地區水利人員的技術培訓奠定了中國與有關發展中國家的良好合作基礎……在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明顯上升的大背景下,我們以扎實行動團結‘全球南方’,為服務我國外交大局貢獻了水利力量。”
——順應全球綠色發展大勢,水利合作領域正在拓寬。“協同聯合國工發組織推廣‘水光互補發電技術’應用,視聲一體化滲漏探測等新技術在柬埔寨等國的30余個工程中應用,建立哈薩克斯坦-中國沙漠地區高效用水國際實驗室……應對氣候變化條件下,水旱災害防治、節水灌溉與高效用水、河湖生態修復與保護、智慧水利建設等具有綠色競爭優勢的領域,已經成為水利合作新的增長點。”
——精心打造水利民生項目,讓共建國家長遠受益。“瀾湄甘泉行動計劃示范運用先進供水技術,有效增進了當地民生福祉,中方的務實援助讓當地民眾感受到了溫情、溫暖和希望,很好發揮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有效提升了共建國家民眾的獲得感。”
面對新技術革命浪潮,中國水利正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這將有效助力共建國家共同創新發展,打造“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合作新高地。
“我們將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共建‘一帶一路’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圍繞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八項行動,統籌謀劃重點任務措施,健全完善落實工作機制,為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水利貢獻。”水利部國際合作與科技司司長金海說。
凝聚共識,展現更大作為
對思想的領悟,在思索中深化;對規律的認知,在碰撞中升華。來自不同領域的50余位代表,在會上分享了各自的體會。
“幫助部屬單位嘗試新的合作模式,尋找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合作伙伴,共同探索新的市場機會。”水利部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主任郝釗說。
“強化水利行業內部合作,通過橫向組團、縱向共鏈、資本合作等方式,推動聯合‘出海’,進一步提高水利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地位。”中國大壩工程學會秘書長汪小剛說。
“加強屬地化人才培養,培養懂專業、會外語、愿交流、善合作的對外合作專家人才,滿足新發展趨勢對復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水利部農村電氣化研究所所長徐志峰說。
…………
交流座談雖然短暫,卻是對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水利合作的系統回顧。代表們的感悟與收獲,是細細密密的筆記,是感情真摯的發言,是入木三分的認識,更是真抓實干的決心。
凝聚思想共識、肩負光榮使命,從豐收的金秋再出發,在共建“一帶一路”新十年的征程上,水利合作的新華章正在鋪展開來。
來源:中國水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