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現場。 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供圖
乘歷史大勢而上,走人間正道致遠。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十余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廣受歡迎,各方共建“一帶一路”碩果累累,搭建起了一個開放包容、互利互惠的國際合作大平臺。
9月26日,海上絲路國家海洋空間規劃工作交流會在北京召開,來自共建“一帶一路”約60個國家的代表參會,就落實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設計實施更多小而美的海洋項目,分享海洋治理經驗和方案,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助力共建“一帶一路”有倡議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體現了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說出了共建國家人民的心里話,與共建國家民眾心心相印。
本次會議宣布海洋空間規劃國際合作聯盟建設啟動,中國海洋發展基金發布了《助力共建“一帶一路”海洋可持續發展合作倡議》(以下簡稱《倡議》)。
《倡議》指出,海洋是維持人類生計福祉和文明永續發展的源泉,是各國推動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重要載體,也是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開展全球合作,推動全球發展的關鍵領域。當今,各國面臨自然生態環境和社會經濟發展雙重壓力與挑戰,如何兼顧平衡海洋資源開發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推進人海和諧的可持續發展是國際社會共同的責任使命,也是共建“一帶一路”沿海國家在推動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解決的共性問題。
中國政府十分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可持續利用,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發展之路,推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系統性變革,促使山水林田湖草沙海一體化保護與綜合治理格局煥然一新,形成了中國特色生態文明建設創新理念和最佳實踐,為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貢獻了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2023年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提出了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這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海洋經濟發展與海洋生態保護指明了前進方向。
《倡議》共涉及六方面內容。
在實施海洋空間規劃,優化可持續發展的空間格局方面,支持摸清合作國家海洋資源、環境、社會、經濟要素等家底,編制海洋空間規劃,優化海岸帶城鎮的居住、生產、生態空間布局和海岸帶的漁村、農村居住環境,不斷提升百姓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劃定海洋資源開發區,明確開發利用程度、方式與環保措施等,提出開發利用海洋資源發展海洋經濟的比較優勢,合理布局海洋產業,促進海洋產業轉型升級和濱海經濟社會發展;建設海洋生態公園,保護海洋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的完整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制定實施海洋空間規劃的政策措施,確保其有效執行。
在加快發展藍色經濟,增強可持續發展的藍色動能方面,用基于生態系統理念和高新技術賦能推動藍色經濟發展。支持以下產業發展:海上風電和潮流、潮汐能發電等產業;現代海洋牧場、深遠海大型網箱養殖等產業;海洋醫藥與生物制品、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等產業;海洋文化、康養、旅游等產業;綠色智能海洋裝備與高端船舶建造、綠色港口與航運等產業;海洋感知系統與數字經濟等。
在有效保護生態環境,確保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基調方面,加強對瀕危海洋物種及重要棲息地保護,開展對紅樹林、海草床、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態系統的保護與修復,開展對海洋領域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研究與技術合作,維護海洋生態系統健康與韌性。加強對船舶及海上設施的污染物排海、陸源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微塑料等綜合治理,建設清潔健康的海洋。開展海洋環境監測與評價,發布海洋環境狀況報告,提升海洋活動監管行動的透明度與信息的公開化。
在完善海洋綜合管理,健全可持續發展的法規制度方面,健全基于生態系統的海洋綜合管理體制機制,制定完善海洋開發、利用、保護、監管的法律法規、政策措施和技術規范,推進依法治海。開展共建“一帶一路”沿海國家海洋治理政策交流與管理案例分享,推廣經驗,互學互鑒。凝聚各方利益共識,積極參與全球和區域海洋治理,共同推進海洋治理國際規則和技術標準體系建設。
在加強海洋能力建設,夯實可持續發展的技術支撐方面,積極開展海洋空間規劃實施、海洋資源開發養護、海洋生態保護修復、海洋防災減災管理、海洋養殖與可持續漁業、海洋環境監測、國家管轄外區域海洋生物多樣性養護和可持續利用國際協定能力建設等技術培訓,提升海洋綜合管理能力。支持選派留學生來中國學習和各國科研及管理人員互訪互學,促進人才培養與交流。健全完善“一帶一路”沿海國家海岸帶可持續發展能力評估與能力建設合作機制,發布《“海絲”沿線國家海岸帶可持續發展能力指數報告》。
在提高海洋文化素養,增強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價值方面,積極響應聯合國“海洋十年”計劃,推進實施海洋科學研究合作計劃和項目,推動國家間海洋數據共享,推進海洋科學知識和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保護和利用海洋文化遺產,促進各國海洋文化交流、共賞、互鑒,不斷形成美美與共的良好風尚。發揮濱海社區、社會團體和公眾的積極作用,開展公民海洋素養教育和藍色市民活動,推動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最優與統一。
支持共建“一帶一路”有行動
會議還發布了支持共建“一帶一路”海洋可持續發展八項行動,包括:
支持開展海洋空間規劃合作。開展“推行海洋空間規劃,助力藍色經濟發展”海上絲路項目合作,基于生態系統理念編制共建“一帶一路”沿海國家海洋空間規劃,科學布局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有效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合理利用海洋自然資源,促進海洋經濟和沿海城鎮與社區均衡發展,落實2030可持續發展海洋目標。
支持開展海洋可持續發展評估合作。發揮海洋空間規劃技術重點實驗室和海岸帶可持續發展能力重點實驗室作用,合作開展共建“一帶一路”沿海國家海岸帶自然生產力、城鎮建設、岸線利用、產業布局、生態保護、防災減災等研究,聯合發布《“海絲”沿線國家海岸帶可持續發展能力指數報告》,促進海岸帶區域綠色、高質量發展。
支持開展海洋能力建設合作。開展雙邊、多邊海洋能力建設合作項目,支持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海洋青年專家學者來華參加海洋資源開發、生態保護、經濟發展、觀測監測、綜合管理等培訓、研修活動,資助來華做訪問學者或攻讀博士學位,促進各國海洋管理者與科技創新人才成長。
支持開展海洋災害研究合作。開展珊瑚礁白化、海水酸化、海水富營養化、生態系統退化、臺風和風暴潮預警等合作研究;開展小島嶼國家海平面觀測設施建設、專業人員培養、應對措施研究等合作,發布《氣候變化下小島嶼國家海平面上升狀況報告》,促進政府決策科學化,提升沿海地區韌性。
支持開展海洋國際交流合作。聯合舉辦“海洋空間規劃國際合作聯盟大會”“海洋空間規劃與藍色經濟發展交流會”“聯合國海洋發展大會‘一帶一路’海洋邊會”等國際活動,推動科學界、產業界和政府部門間的對話交流,促進各國交流互鑒、增進互信,提升海洋國際合作水平,為全球海洋治理獻計獻策。
支持開展海洋公共產品研究合作。聯合開展海洋法律、規劃、政策、技術規范等研究,開展海洋區位、資源、勞動力等比較優勢研究,開展共建“一帶一路”沿海國家藍色經濟發展與中國發展對接研究,開展聯合國“海洋十年”行動項目合作等,推動研究成果開放共享,為增強海洋可持續發展能力提供公共產品支持。
支持開展藍色經濟發展招商合作。聯合編制合作國家藍色經濟發展規劃和招商引資方案,搭建中國相關企業和各國相關企業發布招商引資信息溝通的橋梁;支持中國企業到相關國家考察、洽談、投資興業,促進共建“一帶一路”沿海國家藍色經濟快速發展。
支持開展海上絲路網絡平臺建設合作。在海上絲路綜合業務平臺基礎上,聯合打造海上絲路網絡服務平臺,跟蹤項目進展、增進互動交流、展示合作成效、推廣成功經驗,推動海洋合作不斷走深走實,行穩致遠,不斷增強合作國家海洋發展實踐的國際顯示度和影響力。
提供海洋空間規劃公共產品
共建“一帶一路”,增進了各國之間的了解,促進了貿易往來和人員交流,有助于實現和平與繁榮。
此次會議發布的《2024年“海絲”沿線國家海岸帶可持續發展能力指數報告》《中國海洋空間規劃經驗與成就》《海上絲路國家海洋空間規劃合作編制指南》等海洋空間規劃公共產品,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以來為當今世界提供的重要公共產品。
《2024年“海絲”沿線國家海岸帶可持續發展能力指數報告》由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和福建海洋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廈門大學)聯合發布,以2022年為評價基準年,對“海絲”沿線國家海岸帶可持續發展能力進行評估。報告選取了大氣、土地、海洋、淡水資源、生物多樣性、社會發展與經濟發展7個主題,下設19個子主題和35個指標,經過層層聚合形成海岸帶可持續發展能力指數,用于反映各個國家的海岸帶可持續發展能力。該報告可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充實合作交流內涵、改進可持續發展政策提供依據,助力全球海洋命運共同體建設。
《中國海洋空間規劃經驗與成就》收錄了中國海洋空間規劃和中國國土空間規劃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技術標準,展示了中國在實施海洋功能區劃后取得的諸多成績,例如有效保護了海洋生態環境,保障了合理開發利用海洋資源,以及海洋經濟發展迅速。該書將有助于廣大海洋空間規劃從業者深入了解中國海洋空間規劃,有助于各國海洋相關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提升政策與業務水平,有助于推動沿海國家海洋空間規劃工作。
《海上絲路國家海洋空間規劃合作編制指南》涉及技術交流、產業合作、編制技術、數據采集、信息系統和能力建設等多方面內容,以期指導海上絲路國家編制適用于本國國情的海洋空間規劃,推動中國與海上絲路國家市場對接,為全球沿海國家貢獻中國海洋治理方案。
共議合作推動藍色可持續發展
本次會議還設立了“海洋空間規劃”“藍色經濟發展”“海岸帶綜合管理”“海洋生態環境保護”4個平行論壇,吸引了全球60個國家的300余位海洋與經濟領域專家線上或線下參與,旨在加強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之間的海洋空間規劃合作,共同探討藍色經濟的發展方向。
在平行論壇“海洋空間規劃”上,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副主任李雙建介紹了中國海洋空間規劃的改革與展望;國家海洋技術中心海洋資源保護利用研究院副院長滕欣展示了海洋空間規劃對外推廣公共產品,分享了中國海洋空間規劃主要經驗,介紹了該中心海洋空間規劃國際合作的主要成果。國家海洋技術中心副主任吳姍姍在論壇總結發言中提出了三點期許:深化各國海洋空間規劃政策協同與對話;推動建立全球海洋空間規劃信息共享機制;加強海洋空間規劃合作和交流。
在平行論壇“藍色經濟發展”上,海南省海洋廳廳長李東嶼主持論壇并作題為《共同開展海洋空間規劃國際合作,共建藍色經濟合作促進海洋治理機制》的主旨報告,強調了海洋作為全球聯系紐帶的重要性,提出了在海洋空間規劃與藍色經濟領域的國際合作倡議。論壇上,各位代表、專家、企業家們就藍色經濟的投資機會、技術創新、可持續發展等議題展開討論。自然資源部南海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英明從政策層面出發,闡述了“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培育藍色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性。中交疏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永滿分享了“雙碳背景下中交疏浚海洋業務轉型路徑與實踐”,展示了企業在藍色經濟中的創新與探索。毛里求斯人口與發展協會執行主任朱塞里·哈里深入探討了“海上絲路國家海洋空間規劃合作”的可能性與前景。海南凱浦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在會上發布了《深海創服線上平臺SPIDO》及“服務‘千企萬家’深海智造行動”。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產業促進部招商總監劉宇輝介紹了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在深海產業方面的最新成果,并向全球伙伴發出合作邀請。其他國內外相關企業也展示了無人艇深海智能裝備的應用技術和深海觀監測數字產品。
共商共建共享。實踐已充分說明,共建“一帶一路”順應了各國謀求發展的迫切需要,順應了人民過上更好日子的熱切期盼,順應了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時代要求,順應了經濟全球化的歷史潮流,順應了人類追求美好未來的共同愿望。中國將與各方守望相助、和衷共濟、攜手同心、行而不輟,把握歷史大勢、順應時代潮流,全力助推共建“一帶一路”沿海國家向著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發展,為建設開放包容、互聯互通、和平發展的新世界,加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斷貢獻智慧和力量。
來源:中國自然資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