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工業和信息化部獲悉,今年以來我國消費電子行業生產形勢平穩運轉,折疊屏手機、AI手機、智能家用機器人等新技術新產品加速探索落地,推動行業整體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有效提升。
業內人士認為,消費電子一頭連著百姓生活,一頭連著工業制造,是行業擴內需、優供給的重點。下半年,我國有望抓住新一代人工智能帶來的產業升級、經濟社會深入智能化轉型等機遇,加強新技術新產品應用落地,持續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進一步鞏固行業向好態勢。
行業運行穩中有升
在我國消費電子產業鏈供應鏈整體穩定運行、全球市場需求溫和恢復等背景下,今年以來我國持續鞏固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產品生產國地位。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手機產量7.52億臺,同比增長9.7%,其中智能手機產量5.63億臺,同比增長11.8%,同比增速分別較2023年提高2.8%、9.9%;微型計算機產量1.57億臺,同比增長1%,增速實現由負轉正。
特別是,外貿出口有力反彈。中國海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出口手機3.66億臺,同比增長4.9%;出口筆記本電腦6870萬臺,同比增長2.5%。“在全球消費電子溫和復蘇、發展中國家需求平穩增長等因素帶動下,手機和筆記本兩大類主要智能終端產品均扭轉了2023年出口量下滑態勢。”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司局負責人表示。
企業競爭力持續保持全球前列。上述負責人介紹,例如,在手機領域,我國品牌企業持續占據國內外主要市場份額,vivo、華為、OPPO、榮耀、小米在國內市場出貨量前6品牌中占據5席位,國內市場份額占比超過80%。虛擬/增強現實設備方面,我國廠商字節跳動、Xreal和大朋VR出貨量分居全球三至五位;可穿戴設備方面,我國華為和小米產品出貨量分居全球第二、第三,兩大企業出貨增速位居全球前列。
市場回暖離不開系列政策舉措持續助力。今年3月,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7月印發的《關于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干措施》,提出對消費電子產品加強標準引領、綠色認證、高端認證等措施,支持電腦等家電產品以舊換新,落實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資金支持政策。此前,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多個部門印發《關于加快推進視聽電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關于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文件,開展了突破下一代智能終端關鍵布局。
新技術新產品加速落地
為滿足消費者多元化、個性化需求,諸多消費電子企業紛紛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終端引領升級,加快新技術新產品探索落地。
拍照時不巧眨了眼,無需重擺姿勢再拍一張,僅輕點一下手機屏幕中的“AI修復”鍵,照片中閉眼的人物就能神奇地“睜眼”;旅游拍照時不用擔心背景“全是人”,只需要輕點“AI消除”,就可以得到一個干凈的背景……當前,隨著AI大模型的發展,vivo、華為、OPPO、榮耀、小米等手機廠商紛紛推出AI手機。
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司局負責人說,目前,我國骨干企業旗下手機、PC高端產品基本具備在端側部署十億級別參數大模型的能力,推動終端智能助手、拍照優化、文本創作等功能實現重要升級,有望為智能終端領域開啟新一輪增長周期發揮重要帶動作用。
“從涌現出的大模型應用來看,用戶對能夠提升生活、工作效率應用的需求大大提升。此外,科技公司和手機廠商的投入與競爭推動了AI技術的快速發展。這些公司通過投入資金、人力資源和技術研發,不斷推動AI技術的創新與應用。”vivo AI團隊相關負責人表示。
不僅如此,折疊屏手機、智能家用機器人等領域亮點紛呈。來自IDC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國折疊屏手機市場同比增速超過100%,出貨量超過250萬臺,成為帶動全球折疊屏手機市場增長和加速滲透的主要動力;一季度全球智能掃地機器人市場增速超過11%,份額前十榜單中,我國企業占據八席,累計市場份額超過60%。
賽迪顧問電子信息產業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袁鈺說,人工智能在消費電子領域不斷創新和融合,助力AI手機、AI個人電腦、智能家用機器人等消費電子產品掀起熱潮。同時,中國廠商在成本控制、營銷推廣等方面下大力氣,有助于產品提高市場認可度。
政策紅利有待進一步釋放
在業內人士看來,我國消費電子產業鏈體系配套完備、骨干企業創新活力強、市場規模體量大等優勢長期存在,可為我國技術迭代升級、產品創新演進、應用賦能深入推廣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但同時,行業也面臨內需消費仍有待進一步提振、發達國家外貿出口持續承壓、產業鏈供應鏈高端環節能力不足等挑戰。
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司局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加快搶占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帶來的產業升級機遇,加強相關新技術新產品研發,促進新生態構建,推動我國消費電子領域持續保持全球前列地位;積極把握全球經濟社會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機遇,著力提升新型、易用的消費電子產品供給質量水平,深挖線上線下國際市場潛力,打造品牌國際競爭力;持續加強全產業鏈協同,提高資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提高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為消費終端行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可靠的保障。
圍繞進一步釋放產品的消費活力,袁鈺認為,下一步可以從企業、電商平臺、協會機構等方面協同發力。
“供給方面,建議廠商基于白領、銀發等用戶群體需求,研發針對性更強的消費電子產品,如針對銀發群體,發布具有隱私合規、高清大屏、耐用省電等功能的適老化消費電子終端;電商平臺方面,建議借助‘以舊換新’系列政策加碼的機會,將更多消費電子新品納入換新范疇,推動AI終端、折疊屏手機、智能家用機器人等的普及;協會機構方面,建議研究細化消費電子‘以舊換新’標準,如舊貨殘值測算、智能化能力分級、綠色低碳水平評估等,助力消費潛力進一步釋放。”袁鈺說。
(來源: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