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咸陽紅色游“破壁出圈”

      2024-08-16 09:51:29 作者:呂新濤

      咸陽是一片紅色沃土,有說不完的紅色故事、道不盡的紅色情懷。

      8月2日,游客在參觀渭北革命根據地烈士紀念碑。

      8月2日,游客在參觀渭北革命根據地烈士紀念碑。

      在渭北革命根據地烈士紀念碑前,小小講解員帶游客感受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革命精神;在馬欄革命紀念館,干部群眾接受紅色教育,追憶革命歲月;在安吳青年訓練班紀念館,一幅幅字畫飽含革命先輩對青訓班的深深眷戀……

      暑期,咸陽紅色旅游持續升溫,游客走進紅色旅游景點,探訪革命遺跡、聆聽紅色故事、重溫紅色記憶。

      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大家好,我是來自三原縣文峰小學的雷宜佳,歡迎大家參觀渭北革命根據地烈士紀念碑。接下來,由我帶大家參觀……”8月2日,小小講解員雷宜佳將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的英勇事跡娓娓道來,讓參觀者仿佛穿越時空,親歷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小朋友的年齡雖小,但講解得很好、很全面。”游客姚佳說,聽了雷宜佳的講解,她對渭北革命根據地的歷史有了更深了解,切身感受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革命精神。

      三原縣副縣長黃浩介紹,三原縣加入陜甘邊紅色旅游聯盟,依托渭北革命根據地歷史遺存等紅色遺跡,以點連線打造了多條特色精品紅色旅游線路,吸引游客前來參觀,當地紅色旅游熱度持續攀升。

      “為講好渭北革命根據地故事,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我們連續多年舉辦小小講解員培訓活動,讓孩子成為紅色故事的講述者、革命精神的傳承者、傳統文化的傳播者。”黃浩說,截至目前,三原縣已培養小小講解員270余人。

      走進三原縣陵前鎮柴家窯村,記者看到小小講解員曹鈺辰正帶領游客穿過永紅廣場,在樹蔭下參觀紅色文化長廊。

      曹鈺辰就讀于三原縣池陽小學,平時有些內向、靦腆,但在講解時顯得格外自信。

      “我很自豪能成為一名小小講解員,不僅可以給大家傳遞知識、傳播文化,而且能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曹鈺辰說,成為小小講解員后,他的知識面更寬了,也學會了如何在公眾面前表達自己。

      “目前,鎮上共有6名小小講解員長期參與紅色旅游景點的講解活動。”陵前鎮副鎮長任昕龍說,“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紅色文化得以更好傳承和發揚。”

      作為紅色文化資源大市,咸陽市在推動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培養了一批小小講解員,受到廣大市民游客的歡迎。

      每逢假期,小小講解員們就會“上崗”,用稚嫩的聲音為游客講解,成為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的一道風景線。截至目前,咸陽市已培育小小講解員2200余人。

      紅色場景持續更新

      7月31日,在安吳青年訓練班紀念館露天課堂,游客端坐在小馬扎上,聽著青訓班學員學好本領上前線的故事。

      “大批有志青年前赴后繼投身抗戰事業,讓我深受鼓舞和感動。”來自西安的游客陳文說,紀念館的一件件珍貴文物講述著昔日的艱辛,這次參觀對她來說是一次精神的洗禮。

      位于涇陽縣的安吳青年訓練班紀念館,集古建筑遺跡、革命舊址和名人故里于一體。近年來,該紀念館在推陳出新上下大功夫。

      “為了提升游客的游覽體驗,我們通過投影等多媒體技術進行精心布展,再現青訓班學員團結拼搏、艱苦奮斗的故事,吸引了大批游客。”講解員聶美昕說,上半年,紀念館共開展教育活動639次,累計接待游客7.54萬人次。

      “我們將紅色文化與實踐活動有機結合,打造具有實景體驗感、互動參與感的紅色文化體驗基地,讓紅色教育回歸現場實踐。”安吳青年訓練班紀念館館長張浩說。

      “在紅色主題實踐活動中,我們設置了闖關類小游戲。學生可以通過‘雞毛信一定要送到’‘沖鋒號響了’等課程,在實踐中感受革命先輩不怕犧牲、無私奉獻的精神,實現寓教于游、以游促教的目的。”張浩說。

      據介紹,安吳青年訓練班紀念館還依托“紅色+農業”發展模式,推動紅色旅游與鄉村振興有機融合,讓學生走進田間,體驗農耕文化。“上半年,我們接待了來自西安、咸陽等地的20余批次研學團隊,學生和老師的反饋都很好。”張浩說。

      近年來,咸陽市深挖紅色資源,指導紅色旅游景區不斷推陳出新,設計、開發、建設多樣的旅游研學教育體驗項目,讓紅色資源“會說話”。

      截至目前,安吳青年訓練班紀念館、長武縣亭北村革命活動舊址入選陜西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大槐樹下聽黨課”“雞毛信一定要送到”“沖鋒號響了”等紅色旅游新場景不斷涌現,咸陽紅色旅游“破壁出圈”。

      紅色地標煥發光彩

      咸陽紅色景點數量多、分布廣、內涵豐富。這些遍布全市的紅色資源,承載著閃亮的紅色記憶。

      7月31日,記者來到蒼茫雄渾的馬欄山。驅車行駛在寬闊的旬馬公路上,道路兩旁植被茂密,遠處的群山峰巒疊翠,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

      馬欄是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塊紅色土地上留下了眾多老一輩革命家的足跡。

      在馬欄革命紀念館,講解員宋佳剛完成了一場講解。她告訴記者:“暑期,來馬欄革命紀念館參觀的游客數量持續攀升,很多家長帶孩子一起來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如何激發游客的興趣與好奇心,講好紅色故事?“對于學生、企事業單位職工等不同類型的游客群體,我們會把握講解內容的深度,讓游客在游玩中了解馬欄革命故事。”宋佳說。

      “‘正月里鬧元宵,金匾繡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繡金匾》是抗日戰爭時期,流傳在馬欄的一首民歌,部分同事把歌曲融入講解,讓游客有了別樣的參觀體驗。”宋佳說。

      利用好革命老區、黨建基地、紅色地標等資源,是咸陽推動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馬欄革命舊址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馬欄革命紀念館副館長趙偉博介紹,“我們深入挖掘馬欄革命歷史內涵,推進馬欄革命紀念館改陳布展、馬欄革命舊址修復保護等工作,講好馬欄革命故事,讓紅色馬欄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高。”

      “上半年,來馬欄革命紀念館參觀的游客絡繹不絕。紀念館共接待游客19.8萬人次。”趙偉博說,“我們將繼續講好馬欄革命故事,展現紅色旅游新形象。”

      近年來,咸陽整合紅色資源,加快推進革命紀念館的布展提升,加強舊址保護和革命文物項目建設,維修改造紅色旅游景區基礎設施,各處紅色地標的基礎設施提檔升級,成為人們重溫紅色記憶、感受歷史激情歲月的體驗地。

      “我們將加強對紅色旅游資源的挖掘、修復和保護工作,策劃并打造一批紅色旅游項目,不斷做大做強咸陽紅色旅游產業。”咸陽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王月明表示。

      來源:學習強國陜西學習平臺

      責任編輯:樊銳祥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