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民族音樂對外傳播路徑探究

      2024-06-07 11:45:37

      近年來,中國民族音樂在國際舞臺上扮演著重要角色,許多民族音樂家和團體紛紛走出國門,參加國際音樂交流活動和比賽,表現可圈可點,在國際上贏得了廣泛好評。“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與踐行,更是為中國民族音樂對外傳播提供了廣闊舞臺和有力支持,如中華民族豐富的文化資源和“一帶一路”合作伙伴多元化的市場需求,以及政府、企業和社會的共同努力、共同合作,推動了中國民族音樂對外傳播。然而,“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民族音樂對外傳播仍存在一些不足和挑戰。具體而言,一是新媒體迅速發展,但中國民族音樂對外傳播渠道較少,影響力欠缺;二是市場發展日益多元化,中國民族音樂特色與國際化、多樣化需求的契合度不高;三是宣傳和推廣力度不夠,缺乏更寬泛的傳播手段。因此,亟須探討“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民族音樂對外傳播的路徑方法。

      加強政策支持,加快推動中國民族音樂國際化發展。中國民族音樂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中國民族音樂逐步走出國門,走向國際舞臺,并嶄露頭角。然而,目前中國民族音樂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還有待提升,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重視對中國民族音樂的保護、傳承和創新,進而提高中國民族音樂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首先,需要完善政策體系,立足中國民族音樂發展現狀,制定更加細化、具有針對性的政策,為中國民族音樂對外傳播提供資金、技術、人才等多方面的保障,以有力推動中國民族音樂國際化發展。其次,需要提高政策執行力度,在政策實施過程中加大監督和管理力度,確保政策落地,并真正發揮效用。再次,需要擴大政策覆蓋面,在政策制定過程中,更多關注中國民族音樂在產業扶持、版權保護、人才培養等各個領域的發展,做到公平公正,確保民族音樂根基得以加固。

      創新傳播方式,拓寬中國民族音樂對外傳播渠道。全球化背景下,創新中國民族音樂傳播方式,拓寬對外傳播渠道,具有多方面的意義和作用。不僅能夠增加受眾群體,促進文化交流與溝通,提高中國民族音樂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知名度,還有利于傳承和弘揚優秀民族音樂文化,為中國民族音樂文化的創新提供動力。為此,首先可以采用數字技術進行數字化傳播。將中國民族音樂與現代科技有效融合,利用網絡和移動設備等,提高音樂傳播速度,擴大覆蓋面,增強互動性。其次,可以采用跨媒體合作進行大范圍宣傳。與唱片公司、視頻網站、音樂平臺等進行合作,利用微博、微信、短視頻等網絡媒體積極推廣,提高中國民族音樂的亮相頻次。再次,可以利用新媒體平臺進行個性化推廣。發揮新媒體平臺數據分析和精準推送功能,對用戶的音樂喜好和收聽習慣進行分析,為用戶推薦個性化、精準化的民族音樂作品,同時發揮平臺互動作用,讓用戶參與到中國民族音樂的傳播過程中,以提高傳播效果。此外,可以組織文化交流和音樂合作項目。通過音樂會、國際藝術節、音樂教育交流等,為國內外音樂家的交流與合作提供平臺,以提高各國人民對中國民族音樂的喜愛。

      培育音樂人才,提升中國民族音樂的國際競爭力。中國民族音樂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在國際舞臺上扮演重要角色。然而,當前我國音樂人才培養模式存在局限性,過于注重技能訓練,忽視音樂創新能力和個性發展。推動音樂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改革,提升中國民族音樂的國際競爭力,首先需要完善音樂教育體系建設。將民族音樂教育融入教育各階段,使學生從小接受民族音樂的熏陶,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其次,加強師資力量培養。對音樂教師開展專業教育和培訓,鼓勵其創新教學方法和開拓國際視野,不斷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質量和國際化水平。再次,加強實踐平臺建設。組織開展音樂節、音樂會、歌唱比賽等文化活動,營造濃厚音樂氛圍,給予音樂人才更多展示自身才華的機會,激勵其勇攀藝術高峰。此外,鼓勵創新與融合。鼓勵音樂人士從樂器、作曲等方面探索中國民族音樂的創新,創造出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獨具特點的音樂作品,使中西方音樂元素在作品中實現融合,讓“中國聲音”不斷走向世界。

      發揮民間力量,推動中國民族音樂文化交流和合作。民間力量在推動中國民族音樂交流合作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要發揮民間力量推動中國民族音樂傳播交流,首先要成立民間組織,包括音樂愛好者協會、民族音樂俱樂部等,為民間音樂人才溝通、交流、合作提供平臺和載體。其次,可舉辦社區文化活動,包括民族音樂會、民族音樂講座和工作坊,吸引更多民眾參與到民族音樂的學習、傳承和創新中。再次,要支持和培育民間藝術團體,鼓勵其積極參與國內外的音樂節,從多方面、全層次展示中國民族音樂的多樣性和多元性。

      “一帶一路”倡議為中國民族音樂對外傳播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我們要充分把握這一歷史機遇,讓中國民族音樂在世界音樂舞臺上綻放光彩。

      〔作者:康勤,合肥師范學院音樂學院副院長。基金項目:2022年安徽省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一帶一路”背景下中俄音樂教育比較研究(2022AH05213)。〕

      來源:青海日報

      責任編輯:樊銳祥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