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時節,南繁熱土再迎盛會。3月17日,2024中國種子(南繁硅谷)大會如期在三亞開幕,來自全國2000余家種業相關的企業、單位,10余位院士領銜的近200位專家、企業家相聚于此,共話“中國種業振興 南繁硅谷崛起”。
南繁硅谷的崛起;種業育種的新成果、新科技,種業振興是大會的焦點議題。經過近70年的發展,南繁熱土已今非昔比。近年來,海南依托獨有的“溫度”優勢“向種圖強”,將南繁種業作為海南自貿港三大未來產業之一打造,旨在將南繁打造成為育種的“加速器”、好種子的“出發廳”,助力培育“中國良種”,端牢“中國飯碗”的同時,更推動更多中國良種走向世界。
進田里找機遇
良種從南繁走向國際
在大會開幕前,外籍種子貿易商阿馬爾就提早趕到三亞,到位于崖州區的國家現代農業(種業)產業園考察番茄、辣椒在示范田里的長勢。在產業園里,阿馬爾仔細察看了400余個番茄品種的生長情況后,決定向海南博收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收種業)下單一批種子,敲定合作。
這并非“激情下單”。去年,參加2023中國種子大會暨南繁硅谷論壇的阿馬爾結識了博收種業負責人張曉升,經過深入考察交流,阿馬爾在回國時帶上了公司培育的1000粒番茄、辣椒種子開展試種。讓他驚喜的是,這批種子在田間的長勢表現絲毫不亞于國際頂尖種企選育的種子。
“就拿番茄來說,它們抗病、高產,還好吃,去年帶回的種子收獲一波農民朋友的好評?!卑ⅠR爾豎起大拇指說,因此本屆大會舉辦前夕,他特地提早趕到三亞考察番茄新品種。在連日考察交流之下,他這次又收集了中國多個科研院所、企業培育的新品種試種樣品,同時向博收種業下了一批種子訂單?!拔磥?年,中國的一批優勢種子或將在國際上打響知名度?!卑ⅠR爾對中國良種信心滿滿。
亞太種子協會秘書長弗朗辛·薩約克在此次大會上也收獲頗豐。“南繁帶給我們很多期待,例如加強種業知識產權保護、植物育種創新技術等,在會上能學到不少知識。”弗朗辛·薩約克說,近年來,南繁助力打造完整種業產業鏈,對于中國種業振興意義非凡,“好種子不僅能服務于產業,更能讓農業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弗朗辛·薩約克認為,中國種子大會連續4年在三亞舉辦,充分證明了南繁之于種業發展的重要性,亞太種子協會也決定,將亞洲種子大會于今年12月落戶三亞,屆時將有來自亞太地區50個國家和地區的種子研發成果將在大會上集中展示,對于致力于打造南繁硅谷的中國而言將又是一次種業盛會,期待屆時能促進更多行業交流合作。
走出去謀合作
借勢助力南繁發展
“南繁是育種的加速器,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張曉升說,依托南繁硅谷建設,博收種業在海南成立了分公司,選育出了滿足中東地區、東南亞國家需求的番茄、辣椒品種。而依托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東風,在越來越多的交流合作平臺上,該公司也迎來越來越多的合作機會。
海南借南繁硅谷建設推動種業發展的同時,還為中國良種“走出去”謀劃了藍圖。三亞市副市長張長豐介紹,三亞支持鼓勵種業領軍企業引進境外優勢資源、先進技術、高端人才、現代管理制度等,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產業發展合作,鼓勵設立境外研發中心、分支機構,提升種業競爭水平。
省農業農村廳廳長何瓊妹說,近年來,海南在南繁的軟硬件建設上不斷加碼,在硬件上,劃定了26.8萬畝保護區,建設了5.3萬畝核心區,高標準農田全面建成,5000畝生物育種專區投入使用;在軟件上,《海南省農作物種子管理條例》《海南省南繁登記辦法(試行)》等印發實施,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知識產權特區審判庭、海南自由貿易港農業植物新品種審查協作中心相繼成立,南繁公共實驗服務平臺投入使用。
隨著南繁種業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的不斷完善,新質生產力也正加速形成。去年,南繁種業產值已突破120億元,同比增長了50%。近三年來南繁登記單位已達1000家。
借交流促共贏
農業發展有南繁擔當
高水平開放是海南自由貿易港鮮明旗幟,也為種業的對外交流合作搭建了平臺。
去年,海南邀請參加中非農業合作論壇的嘉賓參觀國家現代農業(種業)產業園,并現場推銷了本土培育的水稻優良品種和水肥一體化滴灌技術等,嘉賓們不僅對此贊不絕口,布基納法索駐華大使館官員還現場購買了2袋“海南好米”。
乘著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東風,南繁熱土孕育的新品種、新技術輻射到更多共建“一帶一路”國家。
依托南繁,中國熱科院在剛果(布)推廣木薯新品種,實現單產大幅提高,讓更多非洲地區人民吃得飽更吃得好。海南也對來自99個國家和地區的5000多名學員開展了糧食作物的栽培技術培訓;正在建設的“中國(海南)—柬埔寨熱帶生態農業合作示范區”等農業產業示范園,也將通過示范項目帶動地區農業發展。
此外,海南還將借助自貿港的自然環境比較優勢,政策和開放紅利的比較優勢,加強與東南亞、非洲等地區在熱帶農業領域的交流合作,同時依托中國種子(南繁硅谷)大會、亞洲種子大會等農業對外交流合作活動,讓更多國家和地區的農業從業者來到海南,了解海南農業科技、農業產業發展,共同助力將海南打造成為全球熱帶農業中心,中國農業對外開放的橋頭堡。
來源:海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