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多年前,鄧小平同志的一句“必須把銀行真正辦成銀行”,工商銀行如同初生的曙光,伴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號角,踏上了漫漫發展之路。在四十年的歲月長河里,工商銀行甘肅省分行不斷發展,成為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奮進四十年,當我們翻閱工商銀行甘肅分行的歷史,以及所有工行人的奮斗征程時,令人心潮起伏,感慨萬分。
1985年10月,高考落榜的我從報紙上得知剛剛成立的工商銀行,正在面向社會公開招干。高考成績必須達到300分以上這個報名條件,對于我們這些距離大學之門僅僅一步之遙的重點中學畢業生來說,不在話下。
于是,正在補習苦海中煎熬的我,興奮地扔下課本,喜沖沖地拿著高考成績單跑到市中心南關十字的工行蘭州城關辦事處報名。于是,我順利踏進了工商銀行的大門——那一年,我19歲。
我很幸運,剛入行不久就調到了張掖路儲蓄所這個“大網點”——位置好、儲戶多、余額大、業務忙。張掖路是蘭州人家喻戶曉的商業街,是“城心心”中最為繁華的黃金商圈,在周圍灰頭土臉的舊商店堆中,我們儲蓄所顯得很有“腔調”,即便是與自己行的許多網點相比也強得多。更為幸運的是,在總行大力推行電子化的總體戰略布局中,作為蘭州市乃至甘肅省首屈一指的窗口形象網點,張掖路儲蓄所被省分行選定為首家實施電腦儲蓄的試點網點!至此,我們被推到了甘肅工行電子化起步“排頭兵”的位置。
在電腦儲蓄開業前近一年的籌備期,我們先后完成了“三大”關鍵節點工程,歷經了不少困難,不少艱辛。一是設備大調試。從機房裝修、線路敷設,到電腦主機、終端、打印機、UPS不間斷電源等硬件設備的安裝、調試,再到網絡線路聯通、測試等等,首先完成了軟硬件建設和系統設備搭建工程。二是崗位大練兵。早在半年前就開始了全所大練兵。全體人員每天除了正常當班外,要利用一切時間練習漢字輸入,熟悉微機操作方法,還要發現和培養主機管理員——電腦儲蓄所的靈魂人物。雖說我們幾個新進行的愣頭青,和師傅們相比打算盤不行,寫碼字不行,點票子也不行。但是,腦瓜子靈光,接受能力強,手腳麻利,再加上有一點點英語基礎的“優勢”,經過一段時間的操練和模擬演練,上手很快,很快就冒尖成為電腦儲蓄的“三手”:操作上的快手、賬務核算的能手、疑難處理的高手。這樣,主機管理員人選的難題迎刃而解。日后,也正是我們這幾個年輕人,轉戰蘭州市各大網點開展“傳、幫、帶”,為許多大網點進行數據鋪底,“手把手”地教電腦儲蓄操作和結賬方法,成為工行蘭州支行電腦儲蓄推廣和人才培養的主力軍。三是數據大鋪底。簡單地講,就是要把成千上萬客戶的手工底卡賬,一筆一筆敲進電腦,建立計算機的業務數據庫。這項工作,因為網點白天必須保持正常營業,所以主要靠晚上加班完成。這是一個痛苦和漫長的過程,非常熬人。為了盡量加快工作進度,全所同事與有關領導和技術人員,常常夜以繼日地忘我工作。在最后的沖刺階段,大家更是整天整夜泡在所里。餓了,啃兩口大餅;困了,在電腦機房防靜電地板上找個角落鋪幾張報紙,蓋上紅絲絨蓋機布打個盹瞇一會。由于長時間、大運動量地敲鍵盤,大家手腕都鼓起了大包,但沒有一個人停下手來。后來才知道這叫“腱鞘炎”,是因為手腕過度勞累所致。
1987年5月17日,是一個令人難忘的日子。這一天,我們的儲蓄所——中國工商銀行甘肅省分行蘭州市支行城關辦事處張掖路儲蓄所(現名稱為工行蘭州張掖路支行)在全省金融系統首家開辦電腦儲蓄業務。我們網點裝扮一新,藍寶石玻璃裝潢的門頭,白色和咖啡色墻磚套色鋪貼的外墻面,寬敞的營業室配上水晶大吊燈和水磨石地面,鋁合金與玻璃搭建的漂亮電腦機房,防靜電地板,大落地玻璃櫥窗……
這天一大早,我們儲蓄所內外人頭攢動,熙熙攘攘,聞訊而來的人們里三層、外三層,把網點圍了個水泄不通。來的最多的當然還是客戶,有辦業務的,也有湊熱鬧看電腦儲蓄是怎么回事的。我們一見這陣勢,真有點慌了手腳,本來對電腦辦理業務就沒有實戰經驗,再加上機器總是死機,急得大家滿頭大汗;儲戶也著急,辦理速度慢,排隊時間長,難免鬧意見。好在我們早有應急預案,迅速啟動“B計劃”,人機并行辦理業務,能電腦辦就用電腦辦,死機和故障時就先用手工記賬,待班后再在電腦中補記賬。就這樣,意義非凡的首個電腦儲蓄營業日,在忙碌和喜悅中順利地結束了。我們的張掖路儲蓄所,翻開了甘肅(別稱隴原)金融系統電腦儲蓄的第一頁——“隴原電腦第一所”誕生啦!
工行蘭州張掖路支行計算機經辦業務的起步歷程,就是工商銀行奮發圖強、科技興行的一個時代縮影。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在國內銀行業率先開啟計算機科技業務應用開始,工行一直屹立在銀行科技浪潮的潮頭,以科技創新打造核心競爭力。而今,工商銀行再次在業界率先實現了全行營業網點智能化服務全覆蓋,并加速向打造“數字工行”的新目標邁進。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工行人將繼續秉承“工于至誠、行以致遠”核心價值觀,朝著建設中國一流金融企業愿景,勇立潮頭,揚帆起航,不斷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