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年伊始,故宮博物院舉辦了展期三個月的“歷史之遇:中國與西亞古代文明交流展”,該展覽以陸海絲綢之路為線索,串聯起古代中國與西亞波斯和阿拉伯之間的文化交流歷史,生動呈現了“一帶一路”所承載的歷史輝煌。
1.驛站、家具與音樂
在“璀璨波斯:伊朗文物精華展”部分,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古道驛站”四個字。古代中國在先秦時期就與西亞地區有了比較頻繁的交通往來,秦漢之際,匈奴阻塞西域,致使雙方交流一度中斷。自張騫鑿空西域之后,中國與西亞地區的交流更加順暢,而絲綢之路在西亞地區能夠暢通無阻,在很大程度上也有賴于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前550—前330年,史稱波斯帝國)在整個西亞地區修建了十分發達的道路交通網絡。
阿契美尼德王朝在大流士一世(前521—前485年在位)時期達到極盛,是世界上第一個橫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初期,各個邦國之間缺乏穩固的聯系。大流士一世當政之后,實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鞏固了不同邦國對中央政府的朝貢關系,其中最重要的舉措之一是大力加強道路建設。這些四通八達的道路設施把王朝內部最重要的經濟、行政和文化中心連接起來,對協調各地的經濟來往和文化交流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與道路交通相配套的是完善的驛站建設,彼時波斯帝國每一站都有備用的馬匹和信差,可以把國王的詔書日夜不停地以最快的速度傳遞到最邊遠的地區,使龐大的國家成為一個有效的整體。古希臘歷史學家色諾芬(約前440—前355年)在記述波斯王家驛站的組織時這樣寫道:“有時甚至在夜里這種傳遞都不停止,夜班的人接替日班的人,這樣一來,如某些人所說的,信差在路上便跑得比仙鶴還要快。”大流士建立起來的驛站制度為亞洲西部地區的商路網絡奠定了基礎,每個驛站點逐漸發展成為商貿駝隊往來的集散中心。中國的絲綢等貨物通過絲綢之路抵達西亞后,可以暢通無阻地販運到亞洲西部的各個大城市,并進入歐洲。這次故宮的展覽除了鎮展之寶——大流士胸部以下半身雕像之外,還展出了很多與商貿有關的印章封泥、敕令手書等,直觀呈現了當時絲綢之路上的商貿盛況。
絲綢之路不僅輸送出絲綢、茶葉等諸多的中國物產,同時亞洲西部地區的文化也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并與中國的風俗習慣不斷交融。漢代以前,中國人習慣席地坐臥,褥墊下鋪席,因此對應的家具以低制式為主,座位前放置比較低矮的幾案。而西亞地區自古有使用桌椅凳之類高制式家具的傳統,這在亞述浮雕和古波斯浮雕中有突出反映。兩漢至南北朝時期,西亞地區慣用的桌椅凳等高制式家具沿絲綢之路逐漸傳至中國,中國人席地坐臥的習慣也因此發生了改變。不過有趣的是,現在西亞地區的人普遍習慣席地坐臥,不知是不是中國傳統的席地坐臥習慣也反向傳播到了西亞地區,目前學界對此尚無討論。
東漢末年,中原大亂,儒家禮樂崩壞,西北胡樂東來。繼之,魏晉南北朝成為中華民族的一個大融合時期:一方面,西北少數民族仰慕中原儒家文化,學習詩書禮儀,向往儒化;另一方面,中原民族也接納和喜愛西北少數民族的舞樂服飾,希望擺脫儒家禮儀的束縛。《后漢書·五行志》曰:“靈帝好胡服、胡帳、胡床、胡坐、胡飯、胡空侯、胡笛、胡舞,京都貴戚皆競為之。”《通典》卷142記載,自北魏宣武帝(500—515年在位)開始,琵琶、箜篌等胡樂“鏗鏘鏜鎝……洪心駭耳”,逐漸進入宮廷并成為宮廷音樂的主流,“琵琶及當路,琴瑟殆絕音”,琴瑟古箏類的華夏絲樂不再獨領風騷。也正是從這個時期開始,西亞傳入的箜篌、琵琶、嗩吶等樂器引領風潮,并最終演變為中國民樂樂器。這次故宮的展覽中,有一件名為“樂舞仕女圖銀缽”的銀器頗為引人注目,它出自伊朗馬贊達蘭省,屬于公元6至7世紀的器物。銀缽外壁上的浮雕是樂伎們在演奏不同的樂器,有琵琶、笛子、長響板、風笛,這些樂器悉數傳入中國,成為中國傳統民樂樂器的一部分。
2.絲綢與繪畫
波斯在薩珊王朝(224—651年)初期獲得中國的絲綢生產技術之后,也發展起了自己的絲織業。北朝至隋唐時期,波斯生產的織物也通過絲綢之路傳到中國。位于中國新疆吐魯番市的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出土了大量被稱為“波斯錦”的絲織物。在吸納波斯風格特別是連珠紋裝飾的基礎上,中國工匠設計出符合中國本土審美的新式紋樣。波斯織錦所用的緯線起花工藝從北朝起在我國開始普及,唐代以后,來自西亞的斜紋緯錦取代了中國傳統的經錦,成為我國提花織物的主流產品。因此,絲綢生產技術沿著絲綢之路來回傳播,相互促進,充分體現了文明因互鑒而更加精彩。
絲綢之路不僅是物質文化交流之路,也是精神文化交流之路。波斯三大古教瑣羅亞斯德教(祆教)、摩尼教(明教)、波斯基督教(景教)皆在北朝及隋唐之際進入中原。從北朝及隋朝開始,就設有“薩寶”這一官職,專門管理祆教事務,這個官職一直延續到唐朝。在進入中原的波斯三大古教及從印度傳入的佛教中,能在朝廷中設立相應官職、專門管理其宗教事務的只有祆教,并且官職的級別也不低(正五品),這說明祆教在隋唐具有較高地位且比較興盛。在著名的唐三彩藝術中,除了馬之外,最多的是駱駝(因為瑣羅亞斯德的名字本身的意思即“看護駱駝的人”),且駱駝的駝鞍上都有圣駝神的圖案,這說明當時中原對祆教的接納程度,唐三彩工藝設計師里面有祆教徒,這個論點已被學界普遍認可。這次展覽,既有波斯展廳中景教的十字碑,也有中國展廳中的唐三彩,二者可謂相得益彰,把文明的交流揭示得淋漓盡致。
1256年,旭烈兀在波斯建立伊爾汗王朝(1256—1355年),它是蒙古四大汗國之一。旭烈兀與中國元朝開國君主忽必烈是兄弟。因為同族同根,伊爾汗王朝與元朝有著特殊的親密關系,兩國間使團、文書、商人的往來非常之多,中國史料有詳細的記載,這里不再贅述。總之,元朝是繼中國的唐王朝之后,中伊文化交流史上的又一個重要時期。
伊爾汗王朝時期,阿八哈汗(1265—1282年在位)在塔赫特·蘇萊曼宮殿遺跡上修建夏季行宮。塔赫特·蘇萊曼宮殿遺跡位于伊朗西阿塞拜疆省烏魯米耶湖附近。此地最早是薩珊王朝時期的瑣羅亞斯德教祭火壇。該祭火壇在阿拉伯人入侵時遭到破壞。阿八哈汗在遺址上修建的行宮后來在戰亂中也荒廢。據考古發現,阿八哈汗行宮遺址保存有大量彩釉磚,磚上圖案具有強烈的中國風格。此次展出的塔赫特·蘇萊曼宮殿的彩龍紋釉磚,值此龍年之際把中國龍的風采表現得美輪美奐。
在波斯展廳中還展出了若干幅精美的細密畫作品。波斯細密畫也是中國藝術與波斯藝術互動的產物。在13世紀之后,通過伊爾汗國蒙古人,中國兩宋時期的宮廷畫院體制在西亞地區建立起來,并在之后的數個世紀中繁榮昌盛,強有力地促進了伊斯蘭繪畫藝術的發展。
伊爾汗國整個社會氛圍洋溢著一股“中國熱”。當時,伊爾汗國的都城大不里士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拉施特的《史集》記載,在大不里士,有“各種信仰和民族的賢人、占星家、學者和史家,如華北和華南人、印度人……”中國(華北和華南)排在眾多國家和地區的首位,中國人在該城的影響力可見一斑。當時,有大批中國人居住在大不里士,其集中居住的地區被稱為“中國城”。因此,且不論當時中伊兩國官方層面如兄弟般的直接交流,僅就大不里士城中大量的中國人而論,可以說為波斯畫家學習中國繪畫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波斯細密畫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
帖木兒王朝時期(1370—1507年)是波斯細密畫發展的黃金時代。在沙哈魯(1405—1447年在位)統治時期,其子拜松古爾經營赫拉特畫院,畫院網羅了波斯各地最杰出的藝術家,由此在15世紀上半葉形成了波斯細密畫史上最燦爛輝煌的赫拉特畫派。同時,沙哈魯致力于與中國的外交關系,兩國互派使團很頻繁。在沙哈魯統治時期,中國使節于1409年、1412年、1417年和1419年四次訪問赫拉特,帶去大批的絲綢和瓷器等禮物。這不僅加強了雙方的政治聯系,而且更強有力地促進了雙方的文化交流。在波斯細密畫的宴飲場景中可以看到,當地貴族階層非常喜歡穿中國絲綢做的金絲長袍,上面繡有龍鳳圖案,案幾上往往擺放有青花瓷瓶。1422年,在沙哈魯指示下,拜松古爾派遣了一個由宮廷細密畫師霍加·吉亞速爾丁率領的使團到中國,明成祖朱棣接見了該使團。霍加·吉亞速爾丁返回赫拉特后撰寫了《沙哈魯遣使中國記》,記載了該使團一路上的見聞。該書可謂是中國與西亞地區文化交流最重要的史料之一。正是帖木兒王朝時期的波斯藝術家在充分借鑒中國繪畫藝術元素的基礎上,最終把中國藝術風格完全消化吸收,并轉化為波斯藝術的有效裝飾元素,使波斯細密畫成為世界繪畫藝術中的奇葩。
3.海上絲綢之路與瓷器
中國與西亞地區通過陸上絲綢之路的文化交流可謂碩果累累,而海上絲綢之路可能在張騫通西域之前就把中國與西亞地區緊密聯系在了一起。1983年,廣州象崗西漢南越王趙眜(卒于公元前122年)墓考古發掘中發現了一只銀盒,其造型裝飾風格與中國傳統器皿迥異,卻與古波斯帝國時期的器物相似。有關專家經過鑒定認為它是波斯產品。趙眛生活在遠離中原的嶺南地區,去世的年代在張騫兩次(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出使西域之間,其墓中陪葬的波斯銀器與張騫出使西域很難有什么關聯。此次故宮展覽展出了趙眛墓中發現的波斯銀盒。另外,展覽還展示了一個波斯風格的裂瓣紋銀盒,該銀盒1978年出土于山東臨淄西漢齊王墓1號隨葬坑,此銀盒時間更早,為公元前179年。西漢前期,西域因匈奴之患而阻塞不通,這些波斯器物顯然來自海上線路,因此中國與亞洲西部地區的海上交通往來應當早于張騫出使西域。
在隋唐時期,隨著中國制瓷業的成熟,瓷器逐漸成為中國與西亞地區貿易往來的最重要商品之一。由于陸路運輸容易造成瓷器破損,因此海上貿易線路成為瓷器貿易的主要線路。故而,海上絲綢之路也有“瓷器絲綢之路”之稱。波斯著名歷史著作《貝哈基歷史》(撰寫于1059年)記載,哈里發哈倫·賴希德(786—809年在位)統治期間,波斯呼羅珊總督向他贈送了一大批禮物,其中有“二百件天子瓷器,有大盤、碗,其每一件都是任何國王都沒見過的;另有兩千件普通瓷的大盤、大碗、大罐。”這里的“天子瓷器”是指專門為中國皇家燒制的貢瓷。因此,不晚于9世紀前期,中國瓷器已為波斯人所知,在伊朗的考古發掘中有唐代長沙窯、邢窯瓷器出土。
元青花瓷可謂是中國與波斯文化交流互鑒的杰出代表。青花瓷的燒制技術在唐代就已經基本成熟,只是采用的是中國本土青料,色澤不夠透亮。中國元朝與波斯伊爾汗王朝之間交通往來密切,元青花瓷所用青料,是來自波斯卡尚地區被稱為蘇萊麻尼的鈷土礦料,該鈷土礦在13—14世紀大量開采出口到中國。這種波斯鈷土礦經過焙燒之后色澤晶瑩剔透。很快,從波斯進口的“蘇萊麻尼青”替代了中國本土青料。1278年,在景德鎮設立了專門燒造貢瓷的“浮梁瓷局”,天下最優秀的制瓷工匠聚集在景德鎮,促使了景德鎮制瓷業的迅速發展。景德鎮生產的青花瓷,品質上乘,成為繼絲綢之后的貴重商品,大量輸往東南亞、南亞、西亞乃至非洲。在伊爾汗王朝不賽因汗(1316—1335年在位)統治期間,元青花瓷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大量銷往西亞地區。據元代汪大淵著《島夷志略》記載,當時元朝與46個國家或城市進行瓷器貿易。青花瓷的生產在元代泰定年間(1324—1328年)已成規模,不賽因汗在位期間,僅1329年—1331年三年里,派往中國的貢使就多達八次,元青花瓷甚至可謂是伊爾汗國專供品。現收藏在伊朗國家博物館和土耳其托普卡帕宮博物館的元青花瓷器大多數都是屬于伊爾汗國時期從中國進口的。彼時瓷器出口主要是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到波斯灣登陸,然后通過“古道驛站”建立起來的交通網絡販運到西亞各地。
青花瓷器貿易在中國元朝與波斯伊爾汗王朝時期達到高峰之后,在隨后的中國明朝與波斯帖木兒王朝時期依然處在巔峰狀態。青花瓷器每每作為貴重國禮被明成祖朱棣贈送給帖木兒王朝的沙哈魯國王。直到明萬歷年間,青花瓷器仍然是國之重禮。青花瓷的生產工藝采用的是中國成熟的釉下彩瓷工藝,然而其形制、紋樣及裝飾風格均受到波斯伊斯蘭審美風格的較大影響。此次展覽,在波斯展廳和中國展廳各展出有一件極其相似的青花瓷雙手柄罐,其形體紋樣幾乎如出一轍,完全是西亞風格,均是15世紀中國明朝生產的青花瓷器,可見當時此類青花瓷器成批量生產。中國展廳另有一件屬于明萬歷年間的青花瓷盤,其造型和裝飾完全是波斯風格,但盤內底中央是一個中國的“福”字,瓷盤外壁上還有屬于佛教的梵文字。此件器物可謂是中國—西亞—南亞文化在中國這片土地上交流融合的杰出代表。
波斯薩法維王朝(1501—1736年)建立后,國力大大增強,其陶瓷生產技術也得到大力提升,并從中國圖案中獲得靈感,生產出了新品種瓷器,對歐洲瓷器生產形成影響。阿巴斯國王(1587—1628年在位)對中國瓷器有著狂熱的喜愛。傳說,為了陶瓷生產,阿巴斯國王曾請來三百個中國陶瓷工匠,讓他們和家屬在波斯定居。值得一提的是,阿巴斯國王還在阿爾達比勒的先祖謝赫·薩菲陵墓旁修建了一座宮殿,里面集中了來自中國的最精美珍貴的瓷器,其中很多是元青花瓷,也有相當數量的明青花瓷,還有少量清代青花瓷器。現在,伊朗阿爾達比勒的祖殿是世界著名的中國青花瓷博物館。此次波斯展廳展出了若干件阿爾達比勒祖殿收藏的中國青花瓷器,十分精美,其中一件人物花鳥紋青花碗,屬于16世紀晚期的明代。該青花碗的風格完全中國化,不僅碗的外觀造型是中國式的,而且碗外壁圖案是一位中國女子坐在戶外門邊;還有一件磯紅彩魚紋瓷盤,也是純粹的中國藝術風格,十分驚艷。這說明在青花瓷的制作中,盡管西亞形制和裝飾風格的瓷器很多,純粹中國風格的青花瓷器往往更勝一籌。
中國與西亞地區通過陸海絲綢之路實現的文化交流,史實非常豐富。其中,青花瓷是中國藝術家大量吸收西亞伊斯蘭裝飾藝術元素的典范,而中國藝術家融會貫通,最終把青花瓷打造成“中國名片”,堪稱世界一絕。陸海絲綢之路上的歷史之遇,完美詮釋著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豐富。
(來源:光明日報)